“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究竟哪條大路才是我去教育的羅馬最近的?應該走的?
教育的終極價值,也就是“羅馬”應該是一致的,特色發(fā)展就是要找到你的“核心優(yōu)勢”,進而“整體優(yōu)化辦學”,找到你去羅馬“最近的路”。這種特色尋找和挖掘,有時甚至能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
曾經(jīng)接觸過一些山區(qū)里的一所學校,因為學生都是散布在一座座大山里的“山里娃”,語言和家庭背景各異,學校一度很頭疼怎么教這些孩子學習,但經(jīng)過艱難的摸索,學校竟然摸索出了一套“山歌特色文化”,他們不僅把知識編成了各種各樣的“山歌”,各種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也被編成了“山歌”,他們還進一步挖掘了區(qū)域的山歌文化……那些從小就在山歌里長大的少數(shù)民族孩子似乎一下就找到了自己“學習路徑”。
當然,特色的尋找還是有不少竅門的。通常有以下幾個途徑:
1.特色就在眼皮底下,要善于從特色項目中突破。有時學校的某個特色項目里就很可能蘊含著可以擴大為整體文化的東西。
2.從地域特點、歷史傳統(tǒng)、時代精神里面去尋找、參悟。
3.“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立足實踐實際,“全民”征集。從校內(nèi)到社區(qū),發(fā)動學校相關人群,尋找肯定會事半功倍,也最易深入人心。
4.借助專家智慧。專家跳出學校具體辦學視域的限制,往往會提出非常好的建議。